(2014年10月24日 中國質量報 陳旭浩 本報記者 徐建華 )
“目前我國的質量發展正處于一個重大轉型關鍵時期,既有機遇,也有挑戰。”盡管首屆中國質量大會已經結束了,但談起本次大會對國家質量發展的意義,江蘇上上電纜集團(以下簡稱上上電纜)董事長兼總經理丁山華仍有說不完的話。
在丁山華看來,從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轉變”,到這次李克強總理出席首屆中國質量大會并作重要講話,都明確釋放出國家更加重視質量的信號,如此良好的氛圍和環境,讓他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動力。為此,他還專門走進了中國質量新聞網的質量直播間,暢談了自己和上上電纜的質量之道。
“企業是質量提升的主體”、“質量比天大”、“好人品才能做出好產品”……一句句質量妙語,凝聚了他32年來帶領集團一路發展壯大的心得。“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質量,讓我們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現在,有了國家高層領導的‘動員令’,企業必定更加重視質量,我們必須以更扎實的功夫、更快的速度提升質量,抓住這個重大轉折期。”丁山華透露,上上電纜將會在全公司開展落實中國質量大會精神的活動,將質檢總局持續開展的全國電線電纜行業質量提升活動推向深入,為全行業作出表率。
“我們希望以貫徹落實中國質量大會精神為契機,提升公司的質量、效率、效益,增強員工的質量意識,營造出人人重視質量、人人追求質量、人人崇尚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良好氛圍。”上上電纜副總經理、首席質量官朱洪祥說。
素養的提升
“請問,低煙無鹵阻燃交聯聚烯烴絕緣電線產品目前需要3C認證嗎?”
“這個暫時還不需要。”
“請問,如何識別產品認證是強制性認證還是自愿性認證?”
“這個可以對照產品認證細則清單查看。”
……
這是近日發生在公司一個質量教育培訓會上的情形。3個小時的培訓、50多人參加,公司企管辦主任史玉芳、質驗部經理楊景云分別就國務院的《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產品認證等知識進行了講解,提問交流環節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質驗人員、技術人員、相關部門負責人等變身“學員”后,都覺得受益匪淺。
公司質驗部駐分廠檢驗組組長王濤君率先開講,內容是企業客戶今年1~8月以來反映的與護套工序相關的質量問題。緊接著,班組長彭超開講,內容變成了班組生產過程中發現的主要質量短板,并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1個小時的質量教育活動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而類似這樣的質量教育活動,從9月8日~12日,在船用電纜分廠各班組和管理人員中輪流進行,同樣也會走進每一個分廠、每一個班組。“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分廠全體職工了解了客戶關注的質量問題;另一方面,公司也了解到了一線反映的典型質量問題,利于一線的質量改進。更重要的是,通過公司內部和外部出現的典型質量案例教育,提高了每一個員工的質量意識。”船用電纜分廠廠長李玉英深有感觸地說。
無論是質量知識的培訓還是質量警示教育,無論是隨處可見的“推動‘三個轉變’,建設質量強國”的口號,還是企業每月“質量之星”的展示,既是為了在全公司營造濃厚的質量月氛圍,更重要的是為了提升員工的質量素養。“企業質量提升和控制關鍵靠的是一個字——人。每一位員工的質量意識、質量素質、質量技能,是我們質量月活動的重點。”對于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企業要擔起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主體責任,在創新、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下功夫”,丁山華深表贊同。
創新的比拼
中壓分廠電器管理員杜中高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措,會被當成質量改進的典型案例,收錄進公司的《質量改進成果匯編》一書中。
去年7月的一天,杜中高發現退火電壓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個小缺陷,于是他聯合分廠的一名工藝員,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前后反復驗證不下100次,終于改進了這一工藝,實現了一臺機器一天節約392度電(千瓦時)的突破,獲得了公司當月的“小改小革”獎。
無獨有偶,由技術中心專家沙偉負責、歷時兩年完成的重要創新成果——35kV(千伏)及以下礦用耐曲撓電纜,同樣作為技術創新的典型成果予以推廣,這個在材料和結構上實現的重要創新,在研發方面成功解決了產品在材料方面“軟”、“硬”兩個看似矛盾的指標要求,填補了相應的空白。
管理創新、技術創新、QC創新、六西格瑪成果、小改小革成果……各個方面具有推廣價值的成果,經過多次篩選之后方能匯編推廣。不僅重要的創新成果需要推廣,還要對其現場展示的質量予以評比。
“質量提升無止境,創新是基礎,也是關鍵,更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朱洪祥透露,針對行業的發展趨勢,公司還會在智能化、自動化方面進行創新,力爭開創行業先河。
“提升產品質量,最終要落實到全員參與的全面質量管理行動中去。”正如技術中心的唐浩在公司質量征文中寫的那樣: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以完善的質量制度作為堅實的“船體”、信息化的質量管理作為先進的“操控系統”、全員參與質量提升行動為最強的“水手”,上上電纜這艘質量“大帆船”才能一帆風順、推動“三個轉變”、一同建設質量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