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以“聚焦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4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大會系列活動”在上海正式開幕。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理事長、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江斌代表主辦方致開幕辭。國家電網公司原科技部副主任、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沈江代表上級協會致辭。大會開幕式由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國飛主持。江蘇上上電纜集團總經理丁志鴻受邀參加活動并作主題報告。
據悉,本次行業大會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與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大會聚焦當前宏觀經濟背景、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發展需求,特邀行業主管領導、協會理事會領導、知名專家、技術專家以及企業家等,圍繞線纜制造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交流與研討線纜制造業面臨的新市場、新趨勢,分析線纜行業發展狀況,梳理線纜新技術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以助力行業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發展水平,暢通產業良性循環與智慧發展新路徑,持續推動我國線纜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主題報告環節,丁總經理作了以《中國線纜行業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為主題的報告。報告共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中國線纜行業打造新質生產力迫在眉睫、中國線纜行業新形勢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應對措施及建議、同心協力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丁總經理指出,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經成長為世界品種規格最全、規模最大的電纜生產大國。但面對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和貿易壁壘增加給線纜行業帶來的挑戰以及發展新質生產力給線纜企業帶來的機遇,他表示,作為傳統制造業的線纜產業面對新形勢、新階段、新任務與時俱進,是擺在所有線纜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打造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線纜企業的“必修課”。他強調,今后線纜企業要以技術創新為主,更好地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針對線纜行業的創新工作,他提出七點建議:一是瞄準特種領域、開發高端產品占領高端市場。頭部企業要以“全球領先、替代進口、占領高端市場為目標,以“強鏈補鏈”為責任,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搶占新興領域的技術制高點,推動產業鏈共同進步。其它企業要以“專精特新”為方向,在質量和成本上做精做專,做單項冠軍。二是鎖定關鍵材料、核心材料,擺脫進口依賴。材料生產企業要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專業化制造水平,與線纜企業、研究院所等加強聯合,不斷提升高端材料供給能力。線纜生產企業要發揮自身優勢,開展材料原創性基礎研究,占領線纜行業價值鏈的頂端。三是新工藝和新裝備要消化吸收,聯合創新。線纜生產企業要結合自身特點和條件,開發改進線纜生產設備,引入更先進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和在線檢測設備,實現制造和檢驗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為保證質量、提高效率、節約資源打下堅實基礎。四是企業要練內功、夯基礎,營造核心競爭力。要提質增效,提高電纜材料質量和生產檢測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員工操作技能和質量意識,強化過程質量控制,最大化發揮設備產能,最大限度取得規模優勢,降低制造成本。五是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線纜企業要在降低環境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上推動綠色生產。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提升產品的環保性能和可持續性,滿足客戶和市場對綠色產品的需求。六是推動數智化轉型。要圍繞“智改、數轉、網聯”六個字做文章,做到“設備相連、軟件相通”。企業要按照自身能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堅持以“業務需求為導向”,以自身的業務需求為出發點,先易后難,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七是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
會議當天,還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評測結果,上上電纜連續11年入選“中國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榜單”。
本次大會還特別邀請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質量工作部副主任裴二陽,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史仲光,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技術研究室副主任李健華,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崇祺,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李竹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祝麗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組聯部主任李建新等嘉賓。電網用戶、線纜企業、檢驗檢測機構、咨詢機構、科研院所及高校、材料企業和設備企業等行業近500人參加此次活動。